NEWS
紧密跟随国家产业指导及技术发展
具备夜视功能的船舶监控摄像机浏览数:9

具备夜视功能的船舶监控摄像机通过多维度技术整合,专为船舶夜间复杂环境设计,其核心功能可围绕低光成像、环境适应性及智能协同展开:

1. 多模态夜视成像技术融合

船舶夜间场景涵盖从完全黑暗(如封闭货舱)到微光(如月光下的甲板)的过渡区域,单一夜视模式难以覆盖全场景。摄像机通过集成红外热成像与微光增强双通道,实现动态切换:在无可见光环境下,自动激活长波红外传感器(8-14μm波段),捕捉物体表面温度差异生成的热辐射信号,生成灰度热成像图,可穿透烟雾、薄雾等遮挡物,清晰显示人员分布(如落水者体温高于海水)或设备过热故障(如电机轴承异常升温);当环境照度高于0.001Lux时,切换至微光增强模式,利用大尺寸CMOS传感器(如1/1.2英寸)配合背照式技术,提升单个像素的感光效率,同时通过数字降噪算法(如基于小波变换的时空域联合滤波)抑制噪点,输出接近日间效果的彩色图像,保留关键标识信息(如货舱编号、安全警示色)。

2. 自适应红外补光策略

传统红外补光灯存在功率固定、覆盖范围局限的问题,易导致近处过曝或远处欠曝。摄像机采用智能分区补光技术,将监控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如16×16),通过内置的光敏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每个网格的照度值,并动态调整对应区域的红外灯珠功率(如对5米内区域降低30%功率,对15米外区域提升50%功率)。此外,部分机型支持波长自适应切换,在近距离监控时使用850nm可见红外光(便于人工目视辅助),远距离监控时切换至940nm不可见红外光(避免干扰船员休息),同时通过镀膜技术减少红外光在镜头表面的反射(反射率≤0.5%),提升光利用率。

3. 抗海水腐蚀的光学设计

船舶监控设备需长期暴露在盐雾、潮湿环境中,传统摄像机镜头易因镀膜层腐蚀导致透光率下降(年衰减率可达5%-10%)。夜视摄像机采用多层复合镀膜工艺,在镜头表面依次沉积二氧化硅(SiO₂)防刮层、氟化镁(MgF₂)疏水层及二氧化钛(TiO₂)抗反射层,形成分子级致密结构,使盐雾颗粒无法渗透,同时将光线透过率提升至99.5%以上(400-1000nm波段)。此外,镜头与机身接口采用O型密封圈配合螺纹锁紧设计,防护等级达到IP68,可承受1米水深持续浸泡72小时,确保在甲板冲洗或暴雨天气下正常工作。

4. 动态范围扩展应对夜间强光干扰

船舶夜间作业中,探照灯、信号灯等强光源可能造成局部画面过曝(如亮度超过10,000cd/m²)。摄像机通过集成超宽动态(UWD)功能,采用三曝光合成技术:在单帧时间内分别采集短曝光(1/1000s)、中曝光(1/250s)和长曝光(1/30s)图像,通过非线性融合算法保留高光区域细节(如信号灯灯罩结构)与低光区域信息(如阴影中的人员动作),动态范围可达140dB以上。例如,在夜间靠泊作业中,该技术可同时清晰呈现码头探照灯的照射范围与舷梯下方的绳结状态,避免因过曝或欠曝导致的操作风险。

5. 与船舶导航系统的深度协同

夜视摄像机可接入船舶AIS(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电子海图数据,实现监控画面与航行状态的智能关联。例如,当雷达检测到附近小艇靠近时,摄像机自动标记其位置并切换至热成像模式,强化对无照明小艇的轮廓捕捉;同时,结合AIS提供的船舶吃水深度数据,动态调整监控视角(如根据潮汐变化自动倾斜镜头,保持对码头与船舷间隙的持续监控)。此外,输出的夜视图像可叠加航向、航速、时间等元数据,并支持与黑匣子系统同步存储,为事故调查提供多维证据链。

6. 低功耗与长续航设计

船舶离岸作业时,电力供应依赖发电机或蓄电池,对监控设备的功耗敏感。夜视摄像机通过优化硬件架构降低能耗:采用低功耗ARM处理器(如Cortex-A53核心)替代传统x86架构,静态功耗降低60%;红外灯珠选用高光效LED(发光效率≥150lm/W),配合脉冲宽度调制(PWM)调光技术,在满足补光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无效能耗;同时,支持太阳能辅助供电接口,通过内置的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器,将太阳能板转换效率提升至95%以上,延长设备在无市电补充场景下的续航时间(如偏远锚地监控可持续工作30天以上)。

7. 智能目标检测与预警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被集成至摄像机固件中,可实时分析夜视图像中的异常行为。例如,在微光模式下,算法通过训练数据集识别人员跌倒、非法闯入等动作特征,当检测到类似行为时,立即触发本地声光报警(如闪烁红灯+蜂鸣器)并推送通知至监控中心;在热成像模式下,算法可区分人体(36-37℃)与动物(如海鸟体温约40℃)的热辐射特征,减少误报率。此外,支持自定义检测区域(如机舱重点设备周围2米范围),对进入该区域的目标自动跟踪并放大画面,提升监控效率。




服务热线:

13588090990 微信同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391号
邮箱:273733131@qq.com

版权所有 © 杭州赛可灵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隐私条款
浙ICP备2021036695号-1 浙公网备33010602012349